会议综述 |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2年,语言学) —— 新时代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2年,语言学)经过三天线上研讨,于10月22日闭幕。中外26位特邀专家和46位对话嘉宾,围绕新时代语音学前沿问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本次会议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定位高端、面向国际。本场论坛邀请到26位主讲嘉宾作大会报告,其中海外学者占一半以上,而且来自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二是强调学术、注重交流。每场报告除了主讲嘉宾之外,还专门安排2名对话嘉宾,形成了真正有效的讨论交流。三是立足前沿、面向时代。本次研讨会除了有语音学本体研究之外,还有关于言语障碍、心理治疗、汉语语音教学、语音技术,以及关于自闭症儿童和阿尔茨海默症人群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关注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求,彰显了语音学研究在语言智能、语言教育和语言健康等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见证人类发展历史的活化石,语音又是最自然的交流交际方式,这注定了语音学研究的交叉性和前沿性,也注定了语音学研究在新时代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各场报告的内容和亮点。

多个报告从类型学角度出发,探索汉语对语音和音系理论的贡献,考察汉语方言、民族语言与其他语言的语音特征关系。比如,D. Robert LADD教授“韵律音系中的重音:对汉语的启示”,探讨了在节律音系学中如何看待声调语言和其他不同类型语言;Daniel HIRST教授使用自动节奏和旋律指标测量来进行跨语言的研究;Dafydd GIBBON教授提出调制理论方法,开展汉藏声调语言和其他语言的节奏对比。呼和研究员采用音段特征空间分布模式,提出一种度量语言远近关系的手段。李爱军研究员和李智强教授从跨方言角度探讨汉语边界调的音系和语音表现,分享了普通话儿童语言习得边界调与声调编解码的关系。

端木三教授从感知和产出两个方面研究了英语词重音模式;冯胜利教授认为汉语词重音既遵循普遍的抑扬/扬抑二律,又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同时还兼具语法别体的功能。莫碧琪教授从感知和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苏州话声调和发声态的关系,给出了汉语从清浊对立到声调对立的共时表现研究范例。

言语产出方面,如何利用先进的设备开展发音机理的研究,改变我们以往一些固有的认知?Kiyoshi HONDA(本多清志)教授的研究给我们描绘了方向。在音段研究方面,刘新中教授对清响音的音系和语音特征进行了跨语言比较研究。李蕙心副教授以元音为例,讨论了声学、发音生理、感知和标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言语感知与产出关系来看语音与语言的演变、演化,是这次论坛的一个亮点。党建武教授展示人类言语产出与人类进化、继承和变异的关系;陈忠敏教授提出音变是渐变的观点,解释言语交际在几代人之间连续性的、无障碍的传承。孔江平教授指出人类语言在演化过程中和音乐密不可分,并从实验语音学和认知角度提出了中国语言乐律的依字行腔率算法。

结合汉语特色的应用研究也有不少。连续话语中音高变化传达语言和副语言等多种功能,说话人如何利用音高变化来传达多层次的交际功能,以及听话人如何解码复杂的音高信息,陈轶亚教授带来了她最新的研究成果。石基琳教授以语流中阳平语音表现为例,提出了基于语音实现模型的量化算法,对研究汉语语流音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王悦教授的研究整合了机器学习、数学建模和语言学方法,考察语音清晰度、多模态特征与普通话声调线索的关系。

情感表达和感知是人机交互中非常重要的信息。陶建华教授和李永伟博士利用信号处理和参数合成,深入探讨了情感语音的调音与发声机制及其与听觉感知之间的关联。顾文涛教授研究了“说话人特质对语音的声学与感知特性的影响”,考察了话者特征与话者情感状态的交互作用。

面向言语病理诊断和康复,是语音技术一个应用热点。李丹教授分享了他们在病理治疗的言语互动中,如何构建大规模数据库,并用深度学习模型辅助提高治疗效率;刘芳副教授则采用心理学和语音学等方法,探索了利用音乐来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语言交流能力的路径。

认知智能技术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知识表征。袁家宏教授以音位识别和阿尔茨海默症识别的研究为例,证实了结合语音知识表征的巨大潜力,为应用与基础研究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范例。曹剑芬研究员以历史上有名的“Genie Wiley”案件为例,带来了关于言语产生与感知机制研究的思考,并指出语音研究要与认知心理、生物学结合,为智能语音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从语音习得和国际中文教育的角度研究汉语语音教学问题,一直是语音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曹文教授带来了汉语语调教学从理论到实战的经验分享,(廖敏)研究员基于她自己多年的国际中文教学经验,提出了一套韵律标注系统。

会议虽然结束了,但这次论坛的成果一定会产生积极影响,各位学者的学术洞见,让我们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做好语音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创新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