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语调类型学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办

8月15-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和内蒙古大学蒙古国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语调类型学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内蒙古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位师生围绕语调类型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开幕式由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的敖敏副研究员主持,内蒙古大学蒙古国研究中心主任白音门德教授简要介绍了内蒙古大学蒙古国研究中心和内蒙古大学实验语音学团队的发展历程。白音门德教授认为“语调类型学”这一主题具有非常好的学术前瞻性。目前,大部分人,尤其是老一辈语言学家都习惯以达尔文进化论为科学背景的语系、语族的分类。这种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如今遇到了很多困境。如阿尔泰语系语言的有关系的词汇是同源词还是借词等诸多语言学问题至今尚未解决。然而类型学理论认为没有同源关系的语言之间也有类型上的相同之处。这一问题涉及到人类认知模式。中国的语言资源非常丰富,类型也众多,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利用丰富资源提出新的类型、新的理论、新的方法,为人类的语言学殿堂添加我们中国的新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李爱军研究员指出内蒙古大学在民族语言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在蒙古语实验语音学方向有高水平的研究团队。这次的“语调类型学研讨会”是以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为依托的第三次研讨会,由内蒙古大学蒙古国研究中心承办,更有助于大家从跨语言和跨方言角度,深化对民族语语调的认识,在数据、方法和理论等方面,拓展语调类型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形成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会议报告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由天津大学冯卉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王海波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曹梦雪副教授和语言大学朱玉柱博士主持,由北京语言大学张劲松教授和曹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胡方研究员和贾媛研究员点评。学者们围绕“语调类型学”这一主题,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语调相关声学数据的处理方法探索。熊子瑜研究员的报告“音高数据的规整与调值分析”介绍了汉语声调音高数据的分析方法和相关脚本程序,这套脚本程序可用于辅助分析连读变调问题,也可用于分析焦点重音环境下的调值表现。张劲松教授的报告“声调的功能负载研究”以量化的方式重点关注声调信息传递的影响,介绍了基于文本—拼音互信息熵模型所评估的声调重要性研究。

第二、方言声调研究。朱玉珠等人的“福州话单字调实验研究”介绍了闽语福州话单字调系统的语音表现。张小砚的“太丰方言单双音节调长模式”一文认为,调长是舒声和入声之间一大重要区别特征,但调长在太丰方言声调系统中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进入双音节韵律词,调长成为区分轻重节律最显赫的因素。太丰方言双音节韵律词有着左轻右重的韵律结构,这一轻重模式主要且首先由调长在连调前后音节的分布不均承载。这类报告还包括刘嘉伟的“非声调语言母语者习得汉语普通话的声调类型产出研究—以维吾尔语母语者为例”。

第三、声调语调的互动关系研究。李爱军研究员的报告“从语调看字调变体”认为考察声调的语音特性,必须同时考察其在多音节字组或者语流中的变化情况,考察发音人之间的差异,从而从多个维度确定单字调的各种声调变体。曹梦雪等人的“昌黎城关方言陈述句、疑问句的句末韵律特征研究”一文观察声调边界目标与语调边界目标之间的互动。研究发现,昌黎城关方言的声调、语调和焦点通过音高目标的形式综合调节句子的音高走势和起伏,三者间相互协调,而语调起主导作用。这类报告还有孙彬彬等人的“天津方言焦点与疑问语气韵律编码研究”等。

第四、跨语言、跨方言之间的语调比较研究。曹文教授的报告“普通话和山苏彝语语调对比”的研究发现,虽普通话和山苏彝语虽同为声调语言,但山苏彝语的声调、语调协同、共生关系要比普通话简单。这类研究还报告王海波副研究员的“维吾尔语语气助词/叹词“hɛ”的功能及语调分析”、敖敏副研究员的“蒙古语歧义句声学产出和感知研究”、孙彬彬等人的“天津方言焦点与疑问语气韵律编码研究”、黄静雯等人的“An Experiment Study on Declarative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n Shanghai Chinese”、郭纪唯等人的“句末语气词对陈述和疑问语气的韵律编码影响:—以天津方言为例”、李彤等人的“句法歧义句的韵律解歧:以天津方言为例”、柴丽玕的“蒙古语高兴和愤怒情感语句的声学特征分析”。

闭幕式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主任熊子瑜研究员做了简短的会议总结,他指出通过研讨,发现了新问题、拓宽了新思路、探索了新方法,为下一步“语调类型学”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