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语调问题研讨会召开

2021年8月7日至8日,声调语调问题研讨会在线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主办。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另有两百余人在线观看了会议直播。

本次会议将声调语调问题放在丰富复杂的语言和社会需求这一背景之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努力解决语音学研究所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会议一共安排了20多个场次的报告发言,内容精彩纷呈,集中呈现了与会代表在声调语调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理论应用并举、科研服务社会”的研究导向。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声调语调基础理论研究、声调语调类型学研究、声调语调分析方法研究、声调语调教学研究、声调语调障碍与康复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 声调语调基础理论研究。声调语调问题是声调语言研究的核心和基础问题。随着研究视野的扩大和问题研究的深入,遇到了许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理论问题。本次会议上,曹剑芬研究员报告了《从普通话阳平与上声的感知类型分歧看声调与语调关系的研究》,马秋武教授报告了《汉语声调语调研究方法刍议》,祖漪清研究员报告了《声调的功能》。这些研究对声调语调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细致阐述,并就声调语调的关系、声调语调的分析方法以及声调语调的特征描写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 声调语调类型学研究。类型学研究是我们探索语言共性和规律的重要手段,本次会议就声调语调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作了跨语言的、跨方言的深入探索,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李爱军研究员报告了《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语调研究框架与语调韵律库建设》,刘岩教授报告了《高平调在松紧——声调系统转换中的牵引作用》,刘新中教授报告了《汉语方言单字调入声的调型》,周卫京教授报告了《汉语高兴与讽刺感叹句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王茂林教授报告了《汕头话语句音高的焦点效应》,王蓓副教授报告了《焦点后压缩在世界语言中的分布》,敖敏副研究员报告了《蒙古语焦点与词调之间的音高参数编码机制分析》。这些研究注重跨方言和跨语言的比较,倡导从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中探寻声调语调的共性和差异,积极推动声调语调类型学研究,将有助于声调语调研究进一步朝着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方向前进。

三 声调语调分析方法研究。声调语调是汉语语音研究的老问题,随着学科交叉、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我们可利用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多,需要我们语音学工作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并与音系学、方言学、音韵学研究紧密结合,提出面向汉语声调语调问题研究的技术解决方案。王韫佳教授报告了《词调域还是音节调域:多音节语音词中声调调值的计算问题》,凌锋副教授报告了《声调基频数据处理方法的几点思考》。这些研究对声调语调音高特性的测算方法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和策略,将有助于夯实声调语调研究的数据基础,特别是对于声调语调系统研究、声调语调特征概括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四 声调语调教学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深入的情况下,语音学者有必要花时间精力,将这些有益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的语言学习和教学之中,切实解决好声调语调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语音教学及相关应用,为语音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林茂灿研究员报告了《学好了普通话,才会学好英语》,张劲松教授报告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声调语调习得研究》,熊子瑜研究员报告了《面向语音教学的开放式平台建设》,贾媛研究员报告了《新疆维吾尔族学前双语教师声调和连读变调研究》,赵晨扬代表李爱军教授团队报告了《中国方言区英语学者者的语调可视化教学研究》,翟红华教授报告了《山东方言区声调及英语学习者语调研究》,周晓凤教授报告了《东北地区英语学习者声调语调研究概述》,冯卉副教授报告了Influence of syntactic structure on the acquisition of wh-questions:In the case of Tianjin English learners(不同句法结构对英语特殊疑问句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天津方言英语学习者为例),李嘉蓉同学代表唐颖教授团队报告了《中国 EFL 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篇章朗读韵律特征对比研究》,罗颖艺博士报告了Unstable recategorization of lexical tones in Mandarin(不稳定的普通话声调范畴调整)。这些研究服务于语音教学这一社会现实需求,致力于解决声调语调的习得和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辅助声调语调教学,帮助学习者了解和解决声调语调产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 声调语调障碍与康复研究。病理语音是我们了解认识人类语言本质的一把有用的钥匙,也是语音学者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次会议中,几位学者结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研究手段,采用严谨的实验范式,对中国病理人群的语音有关问题作了研究。顾文涛教授报告了《病理人群的汉语语调研究:以帕金森病患者或脑瘫儿童为例》,陈彧教授报告了Can prelingually deaf adults categorically perceive Mandarin citation tones?(语前聋成人能否范畴感知普通话声调?),于珏副教授报告了Discourse prosody in children’s rhyme speech produced by prelingually deaf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汉语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儿歌韵律产出的特点研究)。这些研究关注语言健康问题,针对语音诊断和言语康复等现实需求,对正常人群和病理人群的语音感知、习得和产出进行了对比考察,其研究结果对于我们深入认识语音的本质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研讨会还讨论了语音库建设的有关问题。与会代表认为,对于声调语调这样涉及表层深层、基础应用方方面面的核心问题,我们今后应该在系统性、跨语言、跨学科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我们借用曹剑芬研究员的一段话对这次会议内容加以总结:“声调研究是汉语里最早开展的韵律研究,比起节奏、重音和语调来,其历史最悠久,在学界的知晓度最高。而今,与声调相关的研究、特别是声调与语调的研究无比兴旺繁荣,不但研究队伍壮大,人才济济,而且理论模型异常丰富。既有语音学的,又有音系学的;既有基础理论研究的,又有应用研究的;既有单语研究的,又有不同类型语言的比较研究的。真是令人目不暇接、追赶不及啊!”

 

(作者:语音室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