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学:标音、产生、声学和感知

曹梦雪博士和李爱军研究员合译的《语音学:标音、产生、声学和感知》于2018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支持。英文版原书作者为亨宁·雷茨(Henning Reetz)和阿拉德·琼曼(Allard Jongman),原书于2009年由WILEY-BLACKWELL出版,是近10年涌现出的优秀语音学教材之一。

内容介绍

  《语音学:标音、产生、声学和感知》涵盖了语音学的四个领域:言语的标音、产生、声学和感知。全书正文主体分为13个章节,向读者全面介绍了与言语和声音研究有关的内容。

  第1章向读者初步介绍了语音学这门跨学科的科学所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说明了章节结构,提供了阅读指导。第2章描述了发音器官的结构,主要包括一些容易观察的发音结构和机理,如喉部的发声和声道内的发音。第3章详细介绍了英语语音IPA标音的规则。第4章则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其他一些语言中辅音和元音的标音。

  第5章详细讨论了呼吸系统和喉的解剖及生理特性,介绍了声门下系统、喉和声道的工作机制。第6章解释了利用不同气流机制产生语音的方法,讨论了常见的发声类型。

  第7-8章介绍了声音的基本物理特性,分析和测量声音的方法,以及各种利用计算机分析语音的方法。第9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言语产生的声学理论。第7-9章的技术性较强,作者通过对一些生活实例的巧妙讲解使那些没有太多数学基础的读者也可以理解其中的原理。第7-9章介绍的概念和方法都在第10章中被用于观测和分析语音的声学特征。

  第11-13章以“言语不是一串孤立的音段而是听者最终感知到的具有更大结构的连续语流”为原则,分别在第11章介绍了音节和超音段,在第12章详细讲解了听觉器官的结构和工作机制,在第13章介绍了言语感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该书在保证正文部分可读性的前提下,将复杂的技术细节放到了附录部分,有助于对技术原理感兴趣的读者深入理解相关的问题。

  该书是专为语言学专业或言语科学、应用语言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教材,首次对语音学相关领域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覆盖,涵盖了对声带振动以及人耳工作原理的介绍,为教师提供了一份灵活而引人入胜的教学材料。每一章最后的练习可以让学生们有机会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与本书配套的网站(www.blackwellpublishing.com/phonetics)也提供了一系列声音文件,可以更为生动地解释书中相关的文字内容。

作者介绍

亨宁·雷茨(Henning Reetz),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语言学及文化研究学院科研院长,语音学系教授,美国声学学会会员。1996年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语音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于德国萨尔大学取得教授资格。他曾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语言学系客座教授(2001)、美国堪萨斯大学语言学系讲座教授(2000—2006)。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词汇表征下的人工及自动语音识别、声学特征向抽象音系特征的转化过程、语调分析及声调感知等。他还著有《发音及声学语音学》(2003)一书。

阿拉德·琼曼(Allard Jongman),美国堪萨斯大学文理学院语言学系教授,语音学及心理语言学实验室副主任。1986年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语言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他曾担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助理教授(1991—1997)及副教授(1997—1999)。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声学及发音语音学、言语感知和听觉词汇识别、第二语言习得语音学、实验心理语言学等。